首届珠江教育论坛在穗召开:共探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理与路
论坛以“一校一策: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程高理与路”为主题,从教育人、发展学生、首届穗召家长、珠江质量机构组织等不同视角,教育围绕课程变革方向、论坛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开共学校课程方案研制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学旨在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高质量的课程实施提供新思路,有效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区域优质教育生态构建。
共同开创教育新篇章
开幕式于11月23日上午在广州市第三中学中山报告厅进行,广州市越秀区张正彪副区长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教育新篇章。
广东教育出版社朱文清社长在致辞中谈到了教育和出版的深刻联结和共同使命,指出课程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期待此次论坛上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启发学校管理者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量身定制课程发展计划,推动学校课程的变化、变革,共同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竞争力,构建高质量教育课程发展体系,最终实现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研讨会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作了9场主旨报告。
其中,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托马斯·斯坦利·波克维茨教授作了题为《作为“炼金术”的学科课程设计:以科学、数学与艺术教育为例》的报告,通过科学、数学与艺术教育三方面的案例,分析了美国学校教育如何运用“炼金术”对儿童进行分类塑造,指出学校教育抽离特定类型的人并以此标准塑造儿童的现象值得反思。
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真人与AI教师共同成长性课堂课程开发模型》的专题报告,该模型结合了真人教师与AI教师的优势,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提出了包含多个维度的“智能化科目学习知识体系”,为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路径。
共绘课程改革新蓝图
紧随主论坛后的是以“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未来”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华南师范大学高凌飚教授、李方教授,清远市教育局席长华副局长、越秀区教育局吴照东副局长、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曾海刚副院长、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骆龙衍院长共同参与了此次讨论,会议由广东教育出版社靳淑敏编审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史丽晶教授主持。
圆桌会议聚焦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维度:一是区域课程规划,二是教研支撑,三是课程评价,四是学校协作,五是社会协同。
在11月24日上午的闭幕式上,广州大学教育学学科博士后邱霞燕博士、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席春玲研究员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李俊堂博士分别就三个分论坛的内容和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广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教学研究》杂志黄春青主编就本次论坛的缘起、亮点及展望三个层面进行了大会总结。黄春青主编强调,没有课程的高质量,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学校教育高质量。
本次珠江教育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端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更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把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共绘课程改革新蓝图,为构建更加公平、优质、高效的现代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供图